
为迎接世界帕金森病日,让公众对帕金森病有系统、正确的认知,了解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,早诊断、早干预,2018年4月10日上午哈医大一院门诊一楼大厅内,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国忠教授、潘玉君教授、钟镝教授等诸位专家为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免费义诊活动,并为咨询人群进行了相关科普宣传讲座。
什么是帕金森。抗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国忠教授介绍,帕金森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。怯捎谥心院谥手旅懿康牟”,导致多巴胺神经能元的死亡减少,产生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量减少,而相对应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产量正常,控制身体运动的系统失去平衡,从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,表现出帕金森病症状。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,年龄越大,患病的风险越高。据不完全统计,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700/10万,目前我国约有300万帕金森病患者,占到全球患病人数的近一半。近年来,该病发病率不断呈逐年递增趋势,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。
什么原因导致帕金森。可窬诳屏》恐魅闻擞窬淌诮樯,遗传因素、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,缺乏锻炼,与社会交流少都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一些因素。此外,吸烟饮酒、饮咖啡、喝茶等饮食习惯是否与帕金森病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,但适度的运动锻炼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益。
潘教授说,帕金森病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:
运动症状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:
一、运动缓慢:尤其是起步、转身、翻身的时候;
二、震颤:多是安静不动的时候出现或加重,典型的可有大拇指和食指间的“搓丸样动作”;
三、肌强直:就是觉得肢体僵硬、沉重,活动费力,家人觉得患者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也没有太大反应,其实可能是表情肌受累出现的“面具脸”;
四、姿势步态异常:患者身体常屈曲前倾、步伐碎小、慌慌张张的向前,医生将之称为“慌张步态”,患者也常因此而摔倒。
此外帕金森病人还会出现广泛的非运动症状,比如:
睡眠问题:睡眠周期颠倒、睡觉中易打人、易双腿不自主的抖动;
自主神经功能问题:体位性低血压、便秘;
感觉异常:嗅觉减退、莫名的疼痛、麻木;
精神症状:焦虑、抑郁、淡漠、注意力下降;
厌食、体重减轻等情况。
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六病房曾在十年前接诊过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,并确诊为帕金森病。当时患者是因“左手不自主抖动”而就诊的,通过询问病情医生逐渐了解到,患者从两年前开始就觉着干活、做饭都要比早些年笨拙,而且这之前就已经出现便秘、鼻子闻味不灵、心烦等症状,老伴说患者晚上睡觉时偶尔会有翻滚、喊叫等情况,患者自己也描述虽然睡眠时间不少,但质量不高,常做噩梦。确诊之后,患者又逐渐出现了左下肢的不自主抖动,走路稍有拖拽等问题。历经十年的规律治疗,以及家人的配合帮助下,目前患者的症状控制的还是相对较好的,日常的穿衣、洗漱基本能够自理。
虽然现有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够治愈帕金森。ü喾轿坏淖酆现瘟,部分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。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六病房主任潘玉君教授指出:
一、注意饮食:保证食物的多样性,蔬果谷物、奶类豆类、适量蛋白、低糖少油;
二、合理用药:秉承“剂量滴定”的原则,就是用最小的剂量达到尽量满意的效果,个体化治疗,切勿擅自增减或停药。
三、手术治疗:中晚期患者可以做脑神经电刺激治疗;
四、康复训练:全身放松,多做表情,大声朗读,活动手指,勤抬双腿,练习转身;
五、心理支持:患者从自身出发,要树立自信,持乐观心态,多转移注意,培养兴趣爱好,家人要足够关心患者,满足其心理需要;
六、生活护理:保证作息规律,睡眠充足;避免劳累,合理运动;衣着舒适,防寒保暖;环境安静,防护安全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帕金森病症状的患者,尤其是较年轻的患者,我们建议尽早就医,虽然不一定是帕金森。嬖谂两鹕酆险鞯目赡。广义上讲,帕金森病也属于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,而且是较常见的类型;狭义上讲,帕金森综合征专指除帕金森病之外,一组由各种原因,比如药物、感染、中毒、药物、代谢、动脉硬化、脑血管病和脑外伤等,引起的具有类似帕金森病症状和体征的疾。ü邢傅难什∈、查体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,可与帕金森病相鉴别。
通过对帕金森病知识的宣传普及,希望更多的“帕友”及其家人能够树立信心,系统治疗!用社会各界的关爱,为他们筑就乐观、幸福的生活!